据悉,5G自动驾驶应用示范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占地700多亩的自动驾驶封闭专用测试场地、重庆某公园半封闭场地、33km开放道路3个区域,涵盖危险场景预警、连续信号灯下的绿波通行、路测智能融合感知、高精度地图下载、5G视频直播、车辆远程控制6个应用场景,可为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提供基础场景开发、运营等服务。
韩国科学家设计了一款硅胶VR手套,在指尖位置装有传感器,可以模拟触摸、控制不同材质物体的感觉,甚至让佩戴者感觉到虚拟物体的形状。不同于其他VR手套的振动反馈机制,这款手套采用压力反馈,不仅轻巧,还能提供更加接近现实的触碰体验,或将给游戏、远程手术应用带来改变。视频中,开发者展示了用VR手套拿起虚拟棋子的情况。
在次世代显示技术Micro LED的发展过程中,跨界整合始终是关键。遍布在全球的、芯片商、面板厂、制程技术提供者、系统供应商等,无不多方建立合作关系,发挥彼此的技术强项,加速推进Micro LED技术进程。而从上游芯片制造起始,将各阶段制程及技术串连起来的,则非设备厂莫属。
Neuralink近日终于披露了它在过去的两年一直在研究的东西。但是,尽管承诺会在人体上进行试验,但这项技术在真正产生影响之前还需要取得长足的进步。在面向加州科学院的一场展示中,Neuralink展示了一种医疗设备,它能够读取来自连接到一只实验鼠的1500个柔性电极的信息——比目前植入人体的系统快15倍。
SpaceBok是一个可以在月球或者小行星等低重力体上行走的四足机器人
月球上的宇航员通过双脚跳跃的方式进行移动,而不是采用双脚交替行走的方式,因为在低重力环境下,跳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移动方式。SpaceBok机器人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此,为了探索四足机器人在低重力环境下的“动态行走”。
所谓声纹识别,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声音来识别说话的人。因为每个人的发声器官、语言习惯、发音大小、频率等的差异,所以每个人声纹图谱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指纹一样,是可以用于密码认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的英文名称是 Human Face Recognition。广义的人脸识别实际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狭义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人脸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机器需要传感器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正确执行相关的操作。机器人已经开始应用大量的传感器以提高适应能力。例如有很多的协作机器人集成了力矩传感器和摄像机,以确保在操作中拥有更好的视角,同时保证工作区域的安全等。在此枚举一些常用的可以集成到机器人单元里的各种传感器,供诸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