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实验室的声纹识别技术因其广阔的应用场景和价值,从特定领域到民用领域,在国内外正迎来第一波商用化浪潮。 而与此同时,关于声纹识别技术研究的成熟度以及安全可靠性,一直是应用领域讨论的重点,本文基于时下声纹识别技术研究的前沿观点,总结出五大发展趋势:
近来,华为发布新品脚步不停,继前阵子的首款5G SOC芯片麒麟990 5G之后,很快,华为又发布了搭载麒麟990 5G芯片的新旗舰5G手机Mate 30系列。值得一提的是,Mate 30也是华为首款不含谷歌主要应用的手机,华为用行动再一次证明,其正在为打造无美企供应链而努力。华为Mate 30系列搭配目前多项黑科技,受到了粉丝的欢迎。
最近网传苹果将使用指纹识别的新闻再次火热起来,早在今年四月份就有类似消息爆料出来。据悉,苹果在iPhone X上首发的3D结构光技术虽然很先进,但是国内厂商尝试之后,很多都选择放弃。一方面是成本上有压力,另一方面就是外观实在是令人吐槽。好好的全面屏手机愣是加上了大刘海设计,包括今年苹果新品也是一样。追求屏占比的突破,很有可能是苹果下一步的动作,然后让我们感到骄傲的是国产手机在这方面早就遥遥领先了。
1998年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莫(Joeph Pine和James Gim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文章解开了“体验经济”的面纱,2013年,二人再次联合撰写了《体验经济: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文,系统性的阐释了“体验经济”的内涵。其中这样阐述到:在一个典型的“生活中的一天”里,消费者与企业服务的互动是这样的:打电话给呼叫中心、在便利店柜台等待、在加油站大声喊服务员、在银行窗口排队等候、等出租车、乘坐穿梭巴士、忍受空中旅行、退房、参观购物中心、支付汽油费用等等。
8月底,有“药界清华”之称的中国药科大学全面引入人脸识别技术,不仅用于门禁,还在试点教室安装摄像头刷脸考勤,并对学生课堂听课情况全面监控。有报道称:“在部分教室试水后,逃课和‘替同学答到’或将成为历史。”
从全球智慧医疗市场观察,智慧医疗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至2018年全球智慧医疗服务支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0%,预计2019年全球智慧医疗服务产业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美元。日本已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该国总人口的比例已达20.5%,与老年疾病有关的智慧医疗产品需求极为旺盛。
年来,伴随着医疗资源失衡的愈发严重,国家和行业开始积极探索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而在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数次大战中,他们敏锐发现了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广阔价值。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纲领性的文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着重指出要推广和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与新手段,建立快速的智能医疗体系。同时2018年,广东省等多个省市也陆续发布了“人工智能+医疗”的相关政策,推动AI医疗的加速普及与发展。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为冈比亚昏睡病设定了两个公共卫生目标,这是一种由采采蝇传播的寄生虫病。第一个目标是消除疾病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到2020年只有不到2000个病例。第二个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全球零传播。现在,通过数学模拟不同干预策略的影响,研究人员报告在PLOS中,被忽视的热带病描述了如何将医疗干预和病媒控制相结合的双管齐下的方法可以大大加速消除刚果民主共和国(DRC)高负担地区的昏睡病。